2025-2026年度課程發展小組工作計劃

範疇

闗注事項

目標策略

承傳中華美德,深化價值教育。

1. 實踐美德「謙」。

a. 全方位營造氛圍

i. 價值教育生活化

  • 學科教學進度內顯示美德的表現指標。
  • 每科根據科本需要選擇的表現指標提供配合的學習平台讓學生實踐。

b.優化現有與教工作

i. 於宗教科和英文科課程設計及課堂

  • 教學內容中融入美德「謙」的元素以供學生實踐所學。
  • 宗教科 年級:P.5
  • 英文科 年級:P.3

展現樂學創新,實踐智慧生活。

2. 培養學生主動探索、解難、敢於創新的樂學態度。

a. 全方位實踐樂學態度

i. 於各學科課程中滲入探索、解難、敢於創新的元素。

  • 探索元素:常識科、電腦科、圖書科
  • 解難元素:英文科、數學科
  • 運算思維:電腦科、中文科
  • 創新元素:常識科、圖書科、音樂科、視藝科

ii. 課程以外(包括全方位學習時間、自主學習時間及試後活動時間),舉辦多元化活動(老師早會分享、參與比賽/舉辦比賽、展覽、分享會),培養及展示學生探索、解難、敢於創新的能力。

  • 英文科:Book Character Day
  • 數學科:數學遊戲日
  • 常識科:STEAM體驗日、創造與發明課
  • 音樂科:GarageBand 
  • 圖書科:圖書分享
  • 視藝科:Animatic by Inkboard
  • 電腦科:編程比賽
3. 培養學生使用科技的正確態度。

b. 優化資訊素養教育,引導學生正確運用電子資源及資訊科技,成為善用科技的學習者

i. 優化電腦科資訊素養課程。

ii. 透過閱讀,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。

iii. 透過全方位學習活動(包括:資訊素養學習平台、話劇等),提升學生對資訊素養的認識。

4.讓學生善用科技,實踐智慧生活。

c. 以智慧生活為主題,觀察並探究校園環境,設計、製作並運用智慧裝置改善校園生活

i. 我的探究一角以智慧生活為主題,觀察學校環境和需要,設計智慧裝置。

ii. 於自主學習課時開展學習活動。

d. 善用學習工具實踐智慧生活

i. 善用人工智能提升學習效能。

  • 中普科、英文科、常識科:學習平台
  • 英文科善用AI工具改善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(P.4-P.6) 
  • 中文科:參與香港教育大學及賽馬會的「提升小學生高層次閱讀能力」學習計劃 (P.4)
  • 中文科:參與香港教育大學的「運用動畫、編程、認知工具作為教學法促進學科學習、自主學習和運算思維發展:中國語文科」的計劃 (P.5)
  • 電腦科:參與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的STEAM+AI 素養協作計劃(環境保育與生態)暨 STEAM 教育資源站」 (P.6)

 

ii. 以閱讀作為工具,從閱讀中學習不同知識 (包括電子閱讀平台及實體圖書)

 

其他項目:

 策略/工作
1.

合作學習及遊戲學習

-學生分組協作完成學習任務

-透過匯報及分享,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及學習興趣

-配合遊戲進行教學,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

2.

電子學習

-學生由個人能力及興趣出發 (電子學習平台:iLearner、每日十題、STAR)

-教師在課堂上使用配合學與教的電子學習工具 (BYOD)

-教師善用數據進行評價和反饋,促進學習

3.

摘錄筆記

-中普科、英文科、數學科及常識科優化筆記形式

4.

「謙周分享(早會和三樓壁報)

上、下學期各一次學科分享(九個表現指標)

中文及普通話科、英文科、數學科、常識科、電腦科、視覺藝術科、音樂科、體育科、圖書科

 

華德學生特質2.1(價值:謙)

A. 謙虛B. 尊重C. 感恩
A1 反省己身

B1 謙恭有禮

C1 知恩
A2 虛心學習

B2 互相欣賞

C2 謝恩
A3 勝不驕

B3 包容接納

C3 報恩